2009年1月16日星期五

犍陀螺艺术

   
      犍陀螺是当今巴基斯坦的白沙瓦地区及其毗连的阿富汗东部一带,在巴基斯坦境内就相当于这个国家的喀布尔河流域。目前可以确认的犍陀螺文化遗址是阿富汗边境的阿姆河和印度河以东的巴基斯坦拉瓦尔品第地区。白沙瓦北部主要指在斯瓦特河谷及其邻近的邦纳与巴焦尔地区。
      悉数自己在巴基斯坦西北边境省走过的地方,颇多的遗憾在其中,尤其觉得马尔丹之行最为无奈。马尔丹城距离白沙瓦城60公里,在位于城市的后面的小山上有一个著名的佛教遗址,第一次当我从这座城市走过的时候却将这些忘记的一干二净。当我想起来的时候,战争在此区域的肆虐已经明显的告诉我,再去一次已经不再可能。

      犍陀螺横贯印度次大陆的胸部,其地理位置恰好处在一个文化和商业的十字路口。因为他是中亚和印度平原之间的主要通道上,并且和中国著名的丝绸之路链接起来。通过犍陀螺地区,商队能够穿过伊朗,到达印度洋沿岸的港口,从而找到通往西方的海路。这种地理位置给犍陀螺带来了两个问题:有利于各种文化的交流和融会,从此形成了犍陀螺文化繁荣。第二就是商路通畅,贸易发展,为犍陀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第三,争夺战略地位的战争频发,外来文化强行的进入也给犍陀螺文化增添了丰富的内容。
      公元前6世纪到大约公元465年,犍陀螺艺术在上述三种因素的制约之下,形成了自己的特有的文化特性。犍陀螺文化是指在古代犍陀螺地区盛行的一种佛教视觉艺术。那么犍陀螺文化形成的时期又是怎么样的呢?
     第一时期相当于持续到公元前144年至公元240年,这是从贵霜王朝的迦腻色迦王久之到沙普尔一世的政府为止的一个时期。这个时期的犍陀螺艺术具有美索不达米亚的希腊文化的影响。第二时期从公元240年到公元300年一个较短的时期,这个时期中萨珊波斯的影响占有显著的地位。第三个时期从公元300年到公元400年,一股新的潮流进入了潮流进入了这个国家。第四时期,从公元400年到公元460年,萨珊波斯又一次出现。
      犍陀螺艺术家追随希腊艺术的表现形式,用人的模式表现佛陀,以代替早期的中印度佛教中只是用象征的东西来表现佛陀的做法。可以说这种艺术的基本样子是印度式的,但是他们从希腊、罗马古典艺术中吸取了很多的图样和技法,更包括材料的选择,镀金技术等等。战争和统治,商贸和文化的交流,不管是外敌强加制约,还是人们之间的自由交流。犍陀螺艺术所表现出来的是中亚艺术、古印度佛教艺术以及西方艺术的完美融合。
   

       时代的变化,使得犍陀螺文化的核心精髓的印度文明,在一次次的文化冲击中融合,但是同时也影响着其他的文明。当佛教传播到中国的时候,最早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在分布新疆大漠各处的佛教石窟和历代古城遗址,塔里木盆地是记录犍陀螺学派的雕塑和绘画的最好的地方,在这个地区所形成的文化我们称之为龟兹文化,这个同时也证明了中原文明和犍陀螺文明的融合和改造。然而,等到这种文明从西域传播到河西走廊的时候,佛教已经明显了被打上中国的烙印,变成为中国的佛教了。